【TOP5热榜必看】医疗器械出海专题:蓄势待发曙光初现;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从“石油美元框架”到“清洁能源革命”,从“经济新增长”到“产业竞争力”,美国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半个世纪,不断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政策激励等措施重塑全球能源霸权的“利维坦”。如何在美国推动新能源产业“回流”和产业链重构的进程中寻找出海机遇,成为逆全球化周期下中国企业的时代课题。

  石油输出地区局势和全球性危机与变革是美国推动新能源政策的两大核心驱动力。从政策目标来看,美国新能源政策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能源安全与独立(1973-2007)、经济复苏与能源结构转型(2008-2020)、提升产业竞争力(2021-至今)。

  美国新能源政策具有内外部“双重逻辑”:对内推动能源安全独立和新能源产业回流,对外展开对华限制竞争以及推动基于盟伴体系的“供应链联盟”。在可预期的未来,美国将持续收紧新能源终端产品的进口和补贴范围,并逐步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重构和关键矿产联盟。

  中美大国博弈推动美国重回产业政策周期,逆全球化和“脱钩断链”促使中美各自开展“国产替代”进程。美国将采取持续收紧新能源产业补贴范围以及提高投资准入限制等措施来减缓中国新能源产业对美国市场的渗透和冲击,但国内外利益群体冲突、盟友分歧以及基础设施不足等现实阻碍将会为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带来契机。

  自“再工业化”进程以来,美国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基于高关税、“双反调查”、原产地规则以及护栏条款等措施,持续收紧光伏组件、应用级风电塔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终端产品的进口和补贴范围,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回岸-近岸-友岸”。然而,基础设施不足和国内外利益冲突等限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阻碍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回流,为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带来较大不确定性。美国和盟友在对华新能源产业合作中的分歧也为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和产能出海带来契机。综合看来,短期之内,美国新能源产业难以在规模和成本上与中企竞争,在内外部利益分歧下,美国政府难以通过关税和法案等措施彻底封堵中企在美国的市场空间。但是,逐步加强的产业激励政策和不断收紧的补贴排外措施将推动中国企业向欧美本土和中立地区进行产能转移以规避潜在的贸易摩擦。

  (1)随着美国能源转型背景下风光电占比的持续提升,光储赛道将成为强逻辑,建议关注宁德时代、阿特斯、阳光电源以及恩捷股份等。

  (2)鉴于美国在电网等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升级换代的迫切需求,建议关注前期积极出海的电网设备龙头:如智能电表领域的三星医疗、海兴电力等;以及变压器、分接开关、组合电器的出口龙头金盘科技、华明装备、思源电气等。

  (3)美国海风计划的回归为中企出海带来机遇,建议关注深度受益于出口逻辑的海风零部件环节和风机环节,如大金重工、东方电缆以及中天科技等。

  点击阅读全文《重塑“利维坦”:美国新能源政策的历史演进、实施逻辑与投资机遇》

  手机中框、折叠屏铰链、手表表壳钛合金渗透率持续提升。1)智能手机行业稳健增长,目前手机中框主流材料包括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钛合金中框兼具轻量化和高硬度的优点,iPhone15 Pro、iPhone 15 Pro Max、三星Galaxy S24 Ultra、Xiaomi 14 Pro 钛金属特别版均采用钛合金中框。以苹果手机中框的演变为例,非Pro系列主要是采用铝合金,2017年高端机iPhone X重新采取不锈钢、并沿用至2022年的14Pro系列、渗透率达40%,2023年开始15 Pro系列采用钛合金、我们预计渗透率仅18%,钛合金替代不锈钢趋势明显,我们参考此前不锈钢机型的渗透率,我们预计2027年全地球手机钛合金中框市场规模达432亿元,2024年爆发式增长、同增165%,2025~2027年维持9%的稳健增长,为中框行业贡献增量。2)折叠屏手机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目前渗透率仅1%,铰链作为折叠屏手机的重要环节,我们预计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达333亿元,2022~2027年五年CAGR达37%。荣耀Magic V2和荣耀Magic Vs2率先在铰链轴盖使用3D打印钛合金,大幅度的提高了铰链的坚固程度与耐折可靠性,进一步拓展钛合金、3D打印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3)智能穿戴方面,目前苹果、三星、华为等都有推出配置钛金属表壳的智能手表,2020年苹果率先在Apple Watch Series 6 Edition采用钛合金、一直延续到2023年Apple Watch Ultra 2,我们预计在苹果渗透率约为10%。

  预计2027年手机中框拉动钛合金用量达0.7万吨,增厚钛材行业3%需求。钛合金由钛精矿加工成海绵钛,再进一步加工成钛材。2022年全球钛材产量达21万吨,我们测算可得,2027年全球钛合金手机中框耗钛量为0.7万吨,增厚行业3%需求,2021年我国钛材行业CR3达47%、宝钛股份、西部超导、西部材料位列前三。考虑钛合金批量导入3C行业,钛合金中框和铰链有望为钛材整体市场贡献长期增量;提前布局钛合金市场和掌握钛合金关键材料加工技术的标的有望充分受益。

  钛合金材料加工难度高,拉动制造端耗材、设备需求量开始上涨。钛合金硬度高、易黏连等特性导致加工成本比较高,根据创世纪公告数据钛合金手机中框加工耗时约为铝合金中框的3-4倍。依照我们测算,24年钛合金手机中框加工刀具、加工设施市场空间预计分别达到31.5/177亿元,其中除对传统CNC需求拉动外,新材料应用也有望加速MIM/3D打印等新技术路线渗透率提升,带来相关公司投资机会。同时目前刀具、CNC设备、3D打印设备等关键环节国内企业竞争力较强,在过去已经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头部企业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面对新的增量市场受益的确定性也较强。

  重点关注3D打印和钛合金生产产业链相关公司:金太阳、精研科技、统联精密、长盈精密、天工国际、宝钛股份、银邦股份、铂力特、华曙高科、沃尔德。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钛合金、3D打印渗透率没有到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行业深度研究:消费电子钛合金打造百亿蓝海,推动钛材、耗材、设备需求增长》

  器械企业因何出海?——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市场,更充足的产品盈利空间。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5700亿美元,中国2022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9573亿人民币(约合1330亿美元),仅为全球市场的约23.3%,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在全球占了重要比重,若国内企业想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必然要着眼海外。同时在国内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海外市场医疗器械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随着头部企业对产品的迭代更新,创新品种的单价呈现逐步提升趋势。未来企业若想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必然将着眼于海外市场拓展。

  海外成熟市场产品注册严格,国内企业上市认证初现成果。美国FDA及欧盟CE认证标准趋严,美国FDA对于药品和器械的上市注册认证审查是全球公认的最严格,欧盟CE认证也在2021年MDR标准大规模实施后趋严,海外对于创新产品认证的高壁垒创造了良好竞争格局,国内企业一旦注册成功后有望获得较大的先发优势。从2015年依赖中国医疗器械获批FDA及CE认证的数量开始增多,未来将逐步进入收获期。

  复盘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历史阶段,各细分赛道难易度分化显著。在过去医疗器械出口发展历史中,行业从一开始以产品性价比为突破口进行销售,到后续高端产品出口占比逐步增加,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医疗设施赛道特点出现分化。1)低值耗材企业在ODM/OEM销售模式下以制造成本端的优势快速拓展了海外需求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2)难度最大的高值耗材赛道成功企业稀缺,未来仍需要在产品临床优势及渠道拓展方面取得突破;3)医疗设施未来将通过“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高端设备出海+突破大型计算机显示终端”启动海外增长引擎。

  他山之石,美股器械巨头与日本市场发展的出海借鉴:出海是头部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美敦力是美股医疗器械公司中上市后带给投资者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企业之一,总结其业务发展历史,公司1980年初上市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就不低,到后续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国家占比迅速提升,非本土收入占比从2002财年的30.6%提升到2023财年的47.6%,其中新兴市场收入占比从2013财年的11.2%提升到2023财年的17.4%,海外市场拓展成为公司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日本器械市场发展同样值得借鉴,在日本企业面临国内医保控费及需求量开始上涨放缓的背景下,出海是公司发展必需的选择,中国目前即将面对的是与日本过去类似的发展阶段,海外拓展将帮企业获得更多超额收益。

  基于海外市场旺盛的医疗需求、充足的产品盈利空间、国内企业制造优势和技术突破一步步成型等原因以及对外资医疗器械企业的复盘,我们看好未来国产医疗器械海外拓展的前景,建议看好在产品临床创新、制造供应、客户粘性、渠道布局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

  重点公司:1)迈瑞医疗——借助高端产品的技术优势,借力突破大客户;2)联影医疗——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追求供应链稳定性,定位高端医学影像产品;3)华大智造——深耕基因测序上游,超高通量测序仪打开增长空间;4)南微医学——海外渠道布局完善,细分品类突破创新;5)采纳股份——定制化生产能力领先,订单增长绑定大客户。

  风险提示: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创新风险和成本不断升高风险;国内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风险;并购整合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医疗器械行业行业深度研究:医疗器械出海专题:蓄势待发,曙光初现》

  受疫情影响,全球生产供应链、运输等环节受限,2021年起大宗商品的价值持续上涨,带动PPI指数一路升高。此外,终端消费场景受限,尤其食品类消费疲弱,CPI指数稳定在低位,PPI-CPI剪刀差持续扩大。随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放开疫情管控,生产端和需求端均呈现回暖态势,PPI-CPI剪刀差收窄,大宗商品的价值自2022年10月呈下降趋势,传导至下游大众品行业表观毛利率改善。但仍有部分行业及个股原材料占比高,且供需关系比较特殊,23年成本依旧保持高位,本文旨在探究此类企业24年成本预期修复程度,及对利润带来的影响。

  从行业对比分析来看,乳饮毛利率先于食品改善,但绝大多数板块未恢复至疫前水平。1)食品细分子板块中调味品受损最明显,20-22年板块毛利率/净利率分别-6.9pct/-8.7pct,且受制于酿造周期较长,23年并未完全体现成本下行红利。休闲食品23年毛利率初具改善,但较疫前仍有缺口。食品加工受益于产业链优势,毛利率22年启动恢复。2)乳饮板块共同原材料为包材(玻璃、瓦楞纸等),且包材占比高(普遍占30%+)、降幅大(平均下降20%+),因此乳饮毛利率恢复快于食品。但各子板块毛利率修复时点有差异,如生牛乳价格22年初开始回落,乳制品板块最早开启成本修复周期。而白糖23年持续处于上涨通道中,因此软饮料板块23年毛利率改善不充分,后续仍有修复空间。

  啤酒板块:24年预计大麦成本下降大个位数到小双位数(H2澳麦双反红利有望释放更明显),包材维稳(玻璃价格持平或上涨但会通过回瓶提升摊薄,回瓶率+2pct将降低5%、纸箱和易拉罐低个位数下降),折旧摊销维稳(重啤佛山投产预计影响约0.5%),预计吨成本同比下降1-2%(青啤测算24年综合成本将减少4e多,单吨降幅约2%)。考虑结构升级预计吨成本最终下降幅度将在1%左右,敏感性分析下青啤毛利率有望改善2-3pct、华润改善约1.5-2.5pct。

  卤味板块:以龙头绝味为例,鸭副类占比总成本超30%,其中鸭脖最高占比15%+。疫情期间供给端减产,而需求端疫后迅速恢复,供需不匹配导致23H1鸭副成本再次大幅上行,19年-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约下滑9pct。我们观测到23年日均投苗量稳定在高位,且随着鸭苗、饲料价格下行,供给盈利改善、产能扩张,23Q3鸭副成本已明确下降,24年有望维持低位。假定24年鸭副综合成本下降10%~20%,敏感性分析下毛利率有望提升2.9~4.3pct。

  洽洽食品:核心原材料为葵花籽,占比成本约47%,19-22年葵花籽种植培养面积缩减约30%,而需求端基本稳定,导致葵花籽价格自19年起逐年提升,公司此前通过小幅多次提价对冲,但仍无法完全抵消成本上涨压力,23H1瓜子毛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仅24.1%,同比-7.5pct。受益于23年葵花籽种植培养面积扩大,10月新采购季价格高位回落,考虑到24年采购季接近尾声,以目前价格作为参考,假定24年葵花籽价格同比下降5%~10%,毛利率有望提升2.2~3.6pct。

  安琪酵母:核心原材料为糖蜜,占比成本约40%。糖蜜为制糖副产物,2020年起上游甘蔗种植培养面积趋于饱和同时进口受限,而下游酒精、酵母扩产对糖蜜需求增加,导致糖蜜均价3年涨幅接近翻倍,公司毛利率20年-23前三季度约下滑9pct。随着上游种植收益增加,23/24新榨季预计上游种植培养面积、产量(甘蔗+甜菜)提升22%。叠加公司自建水解糖项目缓解对糖蜜的刚性成本依赖,近期价格已有回落。假定24年糖蜜价格下行5%~10%,毛利率有望提升1.4~2.1pct。

  综合考虑到成本改善多为对24年业绩的一次性催化,且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扰动,我们建议结合收入增速预期表现、估值安全边际等因素选择个股,其中啤酒仍处于高端化升级中,吨价提升趋势不变,行业β仍存;洽洽春节旺季需求改善,24年将加大新品投放力度、积极合作新渠道,收入有望恢复双位数增长。推荐青啤、华润、洽洽,建议关注安琪酵母、绝味食品。

  点击阅读全文《餐饮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怎么样看待24年大众品成本改善?》

  近日,伴随AVP(Apple Vison Pro)的全球发售,对于AR/VR/MR的关注再度回归对于“20XX年是否为XR元年?”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大家都认为,AVP的发售标志着通用型XR在Google Glass诞生后跨越十年的再度问世,其标志性意义叠加过去十年间XR有关技术、内容生态的建设完备或意味着XR产业有望在未来不久“跨越鸿沟”。XR作为一项实时交互的混合现实技术,涵盖任何通过在现实世界环境中添加数字元素来改变现实的技术,包括AR/VR/MR三类。2023年,以Apple Vison Pro为代表的MR终端产品与以Meta Quest 3为代表的VR终端产品均在向高虚拟化与高交互便捷化发展。XR市场空间广阔,目前我国XR产业规模达百亿级别(IDC),3D内容市场规模达十亿量级(Wellsenn XR),娱乐/游戏/工业制造/教育场景或为主要增长极(艾媒咨询)。

  XR产业拐点将至,风起于青萍之末。XR设备分为通用型、专业型与消费型三类,我们大家都认为,一台有潜力成为“下一代个人计算终端”的XR设备一定是一台通用型产品,而非仅仅用于内容消费或者专用于工业场景的生产力工具。AVP的全球发售标志着通用型XR产品跨越十年的再度问世。与此同时,通过简单回溯PC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主流计算终端,我们大家都认为,XR-Native的交互方式(手眼交互)与内容形态(空间视频)的初步展现有望引领全新应用形态与用户内容消费习惯的形成。再次, 2022全球XR出货量近1,000万台,我国出货量增速远超海外市场(Wellsenn XR),我们大家都认为,全球千万台级别的出货规模或在统计意义上呈现出XR设备已渐渐从专业使用者与科技发烧友走向大众化,XR“跨越鸿沟”尚可期待。

  1)算力:云边端协同方案承载XR庞大算力需求。云计算-如AWS、AZURE、Google云、阿里云、腾讯云等,帮助实现类似AIGC、大数据分析、云渲染、备份归档等任务。边缘计算-如边缘计算节点或者边缘计算数据中心,降低XR用户的使用延迟。端侧计算-如触觉手套/手柄、VR、AR眼镜等智能终端,降低延迟、提高隐私保护并减轻XR设备对网络的依赖。

  2)算法:CV+NLP解析外界信息,3D渲染引擎建构数字世界,AIGC支撑3D内容生产。计算机视觉技术(CV)解析外界视觉信息,赋予VST方案更强现实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解析外界音频信息,为智能语音助手基石;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支撑XR 3D内容生产制作;3D渲染引擎将真实世界与虚拟的三维世界进行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建议关注虹软科技等AI技术储备丰富的CV算法公司。

  3)应用-数字文旅+数字孪生场景。数字文旅主要使用在于景区、文博、演艺、文创、虚拟人物、游戏等行业场景;数字孪生主要使用在于工业、城市、交通等行业场景。建议关注风语筑、丝路视觉等涵盖数字文旅与数字孪生业务的数字创意展示核心标的;万兴科技、美图公司等国内创意软件龙头、AIGC技术领航者、元宇宙业务布局者。

  风险提示:内容生态建设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关键技术环节突破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新品发布没有到达预期的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计算机软件行业深度研究:XR产业拐点将至,从计算机视角看MR投资机会》